最近在MOD看到了一部波蘭的電影:「最後的機器人」,故事說2066年核戰後地球只剩下一個人類艾娃,和一個設計為巡邏用途的機器人阿圖,在高山隔離著被污染的大地孤獨的生活著,即使只是個不懂得人類笑話的巡邏機器人,作為人類的最後一個生存者艾娃,還是試著把這個機器人當作人一樣,每天跟他交談著,甚至問他願不願意娶自己為妻子? 試著在無止盡的孤獨生活中取得一點點小樂趣。
一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期待他是類似史蒂芬史批柏導演的「A.I. 人工智慧」,最後機器人其實以有感情的方式呈現,然而看到電影約三分之一的時候,簡直嚇壞我了~~
電影中艾娃的父親在末日前,在高海拔區建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庇護所基地,並且拿了戰場第三代機器人巡邏保護家人,機器人阿圖的主要功能是巡邏有沒有危險人物要入侵基地,並且需要提供密碼暗號,才能進入基地,否則格殺無論。好在阿圖還有聊天功能,艾娃三不五時都會跟阿塗完一些猜謎遊戲,阿圖總是贏家,因為只要是有資訊的,有邏輯的,強大的演算法早就儲存了無數的謎題答案,艾娃只有贏過一次,他問了阿圖:有三個機器人,第一個機器人說我後面有兩個機器人,第二個機器人說我後面有一個機器人,第三個機器人理論上已經沒有機器人在後面了,但是他仍然說我後面有一個機器人,阿圖無法理解為什麼第三個機器人後面還有一個機器人呢??
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日子,有一天艾娃因為聖誕節到來,想去山下找一棵塑膠聖誕樹來裝飾,正要回基地拿氧氣筒時,阿圖問:請提供密碼,艾娃毫不猶豫地說了密碼,但是阿圖卻說這麼密碼是錯誤的,原來密碼是每三個月會改變一次,密碼紀錄在庇護房裡的冰箱上面,但是愛娃忘記新的密碼是什麼 (這裡稍微解釋一下,MOD的翻譯不知道是否有誤,因為在別的電影解說中其實愛娃沒有忘記密碼,是因為阿圖有bug才把密碼順序弄錯,這個好像比較合理),雖然阿圖已經跟艾娃相處兩年,也很清楚知道這個密碼用錯的人就是朝夕相處得艾娃,但是因為沒有密碼,阿圖就是不能讓艾娃走入基地內,因為阿圖就是這麼被program的,阿圖對艾娃作出攻擊的準備,不准這個已經跟他相處兩年,甚至要阿圖娶自己的女人進入基地內。
接下來艾娃使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哄騙,希望阿圖能「理解」並讓她進入基地,因為沒水沒食物不消多久,這個地球上最後的人類將會死去。然而阿圖絲毫沒有動心,更精確的說,阿圖沒有「心」,他就是被設計來巡邏保衛這個基地的,沒有密碼,沒就絕對進入不了基地。
最後艾娃只好用卡車想把阿圖撞壞,因為她已經快要脫水身亡,然而阿圖卻在卡車撞到自己以前把卡車摧毀了。艾娃負傷懨懨一息的時候,阿圖竟然說了這樣的話:根據演算法計算,艾娃在一天內就會死去,他希望艾娃死去以前能告訴他什麼第三個機器人後面還有一個機器人呢?艾娃在臨死前問了阿圖,如果你娶了我成為我的丈夫,你是不是就不會對我見死不救了呢?阿圖回答更是令人哭笑不得:我如果娶了你,我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鰥夫,然而我是被設計來做為巡邏的機器人的,我不會做鰥夫機器人。
最後艾娃吐出最後一口氣,地球上的人類終於全數滅絕了。
我記得我好幾年以前去日本滑學場玩的時候,買了三天的票卷,但是第二天就不小心把票券搞丟了,跟滑雪場的管理員說了之後,他知道我遠從台灣來,特別給我了一張一日免費券,我當下真的好感動,這種人與人之間,知道並理解會方的困境,而給予「通融」這件事情,因為與當下情境有太多需要微妙的判斷,我相信機器人是永遠學不會的,就像他們無法理解第三個機器人可能會「說謊」而說自己後面還有一個機器人這樣,機器人就無法判別當下的情境究竟是說謊還是情有可原?
這部電影值得程式編碼著好好的思考,機器人發明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麼?人類會因為「通融」而不守「規局」,對於機器人,我們該賦予他們什麼樣的程式編碼來因應這些特殊的狀況?